查看原文
其他

统编本三上《父亲、树林和鸟》几个版本比较

张祖庆 祖庆说 2021-10-25

改与不改

——语文统编本三上《父亲、树林和鸟》几个版本比较

文/章秀平


《父亲、树林和鸟》是中国现当代诗人、作家牛汉的作品。文章回忆童年时有一次与父亲经过树林边,父亲向“我”讲解鸟的习性,与“我”聆听鸟儿唱歌的事情,表现父亲对鸟儿、树林与自然的热爱之情。文章选入语文统编本教材三上第七组“热爱大自然”单元。

 

从文本整体风格而言,这篇原发表在《小品文选刊》的散文,的确有着“小品文”特点。篇幅短小,语言朴实,充满生活况味与自然审美情趣。而作为诗人兼作家的写作,在语言表达上显得简洁凝练,节奏明快,情感上节制而富有跳跃性,倾向“散文诗”的风格。

 

从单纯一篇文章,转身为教材中一篇课文,做适度修改可以理解。毕竟,进入教材后,文章所要承担的功能就不仅只是作者最初的文学写作,它还需考虑阅读对象的年龄特点,承担语文学习的任务等。这篇文章选入教材,变成课文,同样有此待遇。在课文下方有注释:选作课文时有改动。

 

注释中“有改动”三个字,终归笼统。我将《父亲、树林和鸟》的原文(意林.2006.4期)、语文S版和统编本三个版本进行对比,试图理解编者是怎样改,为什么改。

 

第一处:这样改动,对吗?


原文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语文S版:


统编本:


这一处,语文S版中将“过了几天”改为“过了一会儿”。原文中的“过了几天”,之间隔着一段较长时间,在内容与情感链接上都显得比较突兀。当然,更深入去品味,一段长时间后,父子俩依然能自然延续上面话题,可见父亲对鸟儿的关切与怜惜,进一步凸显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”的主题。但这样的理解对于三年级孩子实在有难度。一件事情,一个相对聚焦的时间点,内容与情感上衔接自然流畅。所以,与原文对照,我认同语文S版的修改。


对于父亲的语言,两个教材版本都做了修改。原文想要表达的是:鸟儿最快活的时刻,也是最容易被猎人打中的时候。原文中“鸟儿最快活的时刻”“向天空飞的那一瞬间”,中间用一个“——”连接,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。语言简洁,意思明了。

 

语文S版,将“——”去掉,改为“是”,再补充上“飞离树枝”“但这时也”等短语。在保持原意不变的情况下,原文散文诗风格被淡化,趋向常态散文,更符合三年级儿童的表达习惯与阅读经验。

 

统编本教材中,“鸟最快活的时刻”“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”,两个短句之间既没有“——”连接,也无“是”来承接。这样一来,就容易引发读者理解上的歧义。这里“最快活的时刻”与“飞离树枝”可以理解为有承接关系的“同一个时刻”,也可以理解为并列关系的“两个时刻”。不知编者如此修改出于何意?


第二处:这样改动,好吗?


原文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语文S版:


统编本:


这是父亲在向“我”解释凌晨时刻鸟儿生活上的习性。与原文对照,两个版本均有改动。语文S版中,将生僻的“喙”改为“嘴”,通俗易懂。添加了“这时候只要你……”正是回应了前文“我”的提问:鸟也有气味?在语言中可以感受到这位父亲对待孩子的问题耐心细致,并体贴地选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来解答。不管是作为“父亲”形象的体现,还是对于三年级学生的阅读对象,我以为都是非常合适的改动。

 

而统编本教材中,将原文完整的一段话,分割为四段。从表面上看,单句成段,似乎更加简洁明了,而且也吻合原文中凝练与略带跳跃的语言风格。但是,仔细阅读,其实这四句话在语意上的联系非常紧密。有过夜中将羽毛“焐得热腾腾”,才会有黎明时的“抖动”,随之张开嘴巴舒畅地呼吸,并且忍不住“引吭高歌”。与其说是鸟儿的歌唱,还不如说是饱睡之后自由的舒张。如此紧密连接的意思,被硬生生地拆成四个段落,读起来不是觉得简洁明快,而是断断续续。语意与情绪都有破碎之感。而且,课文前面几段是写“我”和“父亲”的对话,这被拆开的段落罗列成四处,就成为“父亲”的独白。在没有提示语的语境下,从“对话”突然转为“独白”,对于三年级孩子而言,也是个不小的挑战。

 

纵观原文全文,单句成段居多,唯有这一处四个句子一气呵成组成段落。编者将之刻意拆开,不知是为了贴近原文,还是要超越原文,或者另有所指?


第三处:这样不改,合适吗?


原文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 


语文S版:


统编本:


这是文章的结尾处。统编本教材与原文保持一致,只字未动。语文S版教材作了修改。对比这两个版本的改与不改,我更倾向于语文S版的做法。

 

这篇文章内容是回忆童年的一件事,文中的“我”也是懵懂的孩子,容易引发三年级学生阅读共鸣。但是,结尾处在情感上跳跃实在有点大。虽然会给孩子一个思考空间,引发深层次的思维活动,却在情理上缺失了一个“跳板”。文中的“父亲”说“鸟最快活的时刻”也“最容易被猎人打中”。“我”深觉“惊愕”,追问原因。听了解释,马上“真高兴”?这孩子该是多么没心没肺啊,当他听到一个沉重的事实时!孩子们读了“父亲”解释的原因,一定也是心情沉重,深觉忧虑。这种情感体验,正符合文本想要传递的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”的人文主题。但行文忽而转向的“真高兴”是不是更令孩子们“惊愕”?

 

语文S版的修改,恰恰弥补了这块情感上的“跳板”,承接自然。“由衷地感到高兴”,比起“真高兴”,更多了一份诚意与稳妥,但个中思维含量并未减弱。

 

细读语文S版课文,与原文对照,还有多处修改非常恰当。

 

“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。”(原文)

 

“父亲指着一棵树的树枝对我说。”(语文S版)

 

一棵能够藏匿鸟儿的树,一般都是高大茂密。“父亲”和“我”站在树下用手指去,难道能明确到其中的某“一根”树枝?显然,修改版笼统的描述中,恰恰更切合生活的真实。

 

“我仔细找,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。”(原文)

 

“我仔细找,没有找到的晃动的叶子。”(语文S版)

 

鸟儿在树上的活动,自然是微弱的。“晃动的叶子”是对一大片叶子状态的模糊表达,更吻合处在茫然中“我”的真实感受。何况“没有找到”又如何能对应明确的“那”?

 

“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。”(原文)

 

“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群的。”(语文S版)


“一群群的”表达的是这种动物群体常态习性,“一群”却是一个明确的数量词。联系上下文,在这里父亲是介绍这种鸟的习性。

 

这些精准的改动在统编本中均未采用。

 

入选教材的文章,在“改”与“不改”之间并无固定模式。“原文”“贴近原文”与“适当改动”都有存在价值。进入教材成为课文,准确与规范毋庸置疑,在追求文质兼美的基础上,一定要将学生放在阅读体验的“正中央”。


附1:原文


附2:语文S版


附3:统编本

20181130



 编辑:小北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